当前位置:189小说阅读网>综合其他>红楼兵圣> 第272章 黛玉不舍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2章 黛玉不舍(1 / 6)

大周开国营兵数量高达百万。

哪怕每名士兵每月一两银子的军饷,一年就需要一千二百万两,何况马匹军备铠甲武器,乃至于修建修葺兵堡城垛等等。

大周又承袭大明,商税收取低,不重视商税。

如此庞大的军费,很快就承担不起,成为了大周最大的压力,因为军费拖欠,导致军队失衡,四王八公乃节度使等军权旁落。

其实从这方面来看,太上皇当政的前二十年里,的确挽救了大周。

大周短板太多,怎么看都不像一个长命的王朝。

太上皇活得久,手段又高,不但压下了四王八公,还收拢了部分军权,重要的京营,无论实力还剩多少,至少控制在了文官手中。

营兵开始逃亡,也逐渐撤裁。

转而兴起民兵、乡兵。

账面上的支出降低了一半,改为服役的百姓减免税赋和徭役。

营兵主要集中在九边,少部分在内地。

九边中以宣大和大同居多,然后是辽东,后来居上,因为东胡和满人的兴起,辽东的军士越来越多,已经和宣大持平。

“京营的营兵兵册数量为十二万,实际不到一半,辽东营兵兵册数量从三五万,升到目前的十万,实际可能只三成,其中一半在东平郡王手里,也就是北镇军。”

“辽东都司不管?”

王信不可置信。

根据严中正所言,光熟蛮人口就高达三五十万,虽然不属于一个部落,可蛮人靠着游猎为生,穷山恶水出精兵是铁的事实。

何况猎人是侦察兵的好苗子,蛮人又靠着射箭吃饭,加上部落集猎的习性,只要长期接触大周,必然吸收大周的军事制度,转化为自身优势。

大唐就是如此。

周边各部把大唐的军事制度学了个透彻,脱离了原始部落作战思想。

辽金蒙皆从东北诞生。

一个学一个,青出于蓝胜于蓝。

后来大明出世,封禁蒙古三百年。

蒙古从最初世界最先进的军事制度,又退化到了部落模式,战场上只要台吉一死,无论战场局势如何立马崩溃。

所以辽东远不如努尔干环境恶劣,才不到三万营兵,如何能压住蛮族?

靠仁义道德?

讲道理?

严中正眉头一挑,仿佛想起了什么,被气到了似的,讽刺道:“辽东都司的官老爷忙着捞钱,捞够了钱尽快调回关内,谁把辽东当回事。”

王信摇了摇头。

面对这样的环境,神仙来了也没办法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