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位是严中正,你们有人应该认得他,是我从京营要来的。”
王信向众人介绍。
大家看到了严中正。
张灿认识他,向他打了个招呼,严中正回以笑容,然后向众人拱了拱手,表现的十分的低调。
赵雍顾不上其他,连忙说出自己的顾虑。
“兵册上虽然是九千民兵,可实际才五六千,还缺三四千人,指望各地官府补齐缺口,恐怕要耽误一年,能不能从本地招募?”
从本土招募,那就是辽人守辽土。
自己倒是想。
王信摇了摇头:“我们大同西军是从大同镇分出来的,多少影响了别人的利益,想要让张文锦松口,他不会帮忙担责的。”
赵雍听闻后,没有了办法。
地方懈怠。
许多事都会拖延。
现在天寒地冻,灾民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在增多。
不是没有人,而是没有合规的章程,如果能招募灾民,上面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是自己想出的,唯一可行的法子。
众人你一言我一言。
都没有太好的办法,最后看向将军。
严中正第一次参加,也是大同西军名正言顺的第一次高级会议。
感受到其中的气氛,人人都为大同西军出谋划策,把大同西军当做自己的事一样着急,这样的气氛,严中正实在是罕见,大受感动。
难怪王将军打仗厉害,如此上下团结,当然厉害无比。
不过王将军下了军令状。
承诺三年平胡。
如果招募民兵就要浪费一年,等招募来了还要训练,只怕这三年时间不够用啊。
严中正面露迟疑。
军令状的事情,王将军还没有宣布,现在面临如此难题,更不好说出来,否则容易影响军心。
自己要守口如瓶。
传出去的话,王将军大概会误以为自己说出去的。
严中正一脸严肃。
听到手下们的困难,王信想了想,倒是有了个办法,后世烂大街的招数。
“悄悄从灾民中招募,顶替原来兵册上的人。”
兵册上有九千兵。
分散五城二关。
跑了一大半,还是年初的时候,王信催促各地补充兵源,才又恢复了一二千人。
人跑了,名字还在。
也就是顶替。
众人越想越觉得可行。
“将军还是将军,吾等不及也。”赵雍笑呵呵的说道,脸上没有了为难之色。
严中正也是不可思议